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城市消防中的重要性
對于現代建筑物火災來說,早一分鐘發現,就會多一分撲救的把握,因為撲救初期火災,是最容易,損失最小、傷亡最小。及時發現早期火災,意義十分重要。建筑火災發生后在初期是容易撲救的,但如果沒有人及時撲救就會蔓延成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一種能自動作用噴水,并同時發出火警信號的滅火系統。是現代建筑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固定滅火設備,具有工作性能穩定,造價便宜,維護方便,滅火效率高,早期控制火勢和滅火,使用期長,不污染環境等優點。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頭分為兩種,一種叫開式噴頭,一種叫閉式噴頭。我們常見的是閉式噴頭,噴頭平時被熱敏元件堵住,遇到火災使噴頭環境溫度上升,超過了原定的極限溫度,熱敏元件就爆破,噴頭被打開噴水出來滅火。閉式噴頭里面的紅色表示,在室溫達到攝氏68度時就爆開噴水。如果是橙色,就表示到攝氏57度時噴水。噴頭均勻分布,使火災發生時,建筑內處處都有噴水噴頭的保護。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水管里平時都充滿了壓力水,一有情況噴水,管道里壓力就下降,噴淋泵就立即啟動送水保證需要,這種系統我們稱為濕式系統。在可能使供水管道結凍或可能使管道產生蒸汽的特殊環境,用壓力氣體代替管道里的水,平時管道里沒水是干的,我們稱為干式系統,一旦達到升溫噴水條件,氣體先噴出,接著水就跟著噴出滅火。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還包括預作用式系統、水幕系統、雨淋系統、水噴霧系統等多種方式系統,適用于各種環境條件。例如:須冷卻隔離、有電須絕緣、起火快須迅速反應、平時嚴禁泄漏等各種要求。
自動噴灑滅火系統的水源是獨立的,它的水壓要求不高,普通的市政供水也可以滿足它的需要。系統安裝調試也比較簡單,其造價和消火栓系統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考慮到管理和維護環節,考慮到操作和滅火效果,優勢卻十分明顯,現在有一種越來越強的觀點,就是修改現行規范,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來取代一般建筑中的消火栓系統。這種觀點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一是我國目前的老建筑都有消火栓系統配備,在幾十年的滅火實戰中,消火栓系統火場中發揮作用很差,平時維護成本太高,與大量的建筑消防投資相比,回報率不高。而自動噴灑滅火系統作為現代建筑的消防設施代表,表現越來越好,日益被人們所接受認同。
火災探測器通常又叫做探頭,是我們監視保護區域發現火災的第一線感覺器官?;馂奶綔y器是把火災發生時燃燒所產生的熱量、煙霧、火焰等特性進行“感覺”,并轉變為電信號,傳給“大腦”?火災報警控制器,由它來處理判斷,一旦信號值大于原來設定的閾值,就立即報警,消防控制室立刻啟動其它消防設施撲救火災。
根據火災探測方法和原理,目前世界各國生產的火災探測器,有感煙式、感溫式、感光式、可燃氣體探測式和復合式等主要類型。針對不同的火災選擇不同的類型,同時根據不同的場所選擇適合該場所型式的火災探測器才能真正的發揮火災探測器的效能,有效的探測火災,從而實現早期發現火災,早期報警的目的。最早發明的火災探頭是感溫式的。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二十世紀初,發明了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開始,瑞士物理學家梅里博士發明離子感煙探測器,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世界各國安裝了數百萬只離子感煙探測器。直到七十年代末,光電感煙探測器打破了離子感煙探測器壟斷市場長達二十年的局面。
隨著城市建設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燃油設備在很多領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整個社會都在倡導使用方便、清潔的能源。在這種壓力下,一方面使城市燃氣市政管道及小區氣化站的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另一方面使瓶組供氣系統作為一種過渡方式在城市供氣中得到普遍應用。由于小區氣化站或瓶組氣化間往往靠近民用建筑,而且液化石油氣屬于甲類火災危險性物質,所以小區氣化站或瓶組氣化間的消防安全非常重要,除了設計、施工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范、定期檢查維護,操作管理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實行崗位責任制等主動安全措施外,可靠的自動消防系統能有效控制事故的危害,作為被動式安全措施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使用自動噴灑滅火系統和火災探測器相結合的消防設施,可以達到良好的消防效果。
對于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后易釀成特大火災的公眾聚集場所,沒有現代化的消防技術設施作保證就很難適應消防安全需要。為此,國家規范對不同用途,不同場所設置各類現代消防設施均有明確的要求。這些設施主要包括感煙、感溫等火災報警系統;電視監控系統;事故照明、事故疏散系統;自動噴水、水幕、雨淋滅火系統;鹵代烷自動滅火系統;干粉、泡沫自動滅火系統等。經滅火實踐證明,這些現代化消防設施,為成功的撲救初期火災,控制較大火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及火災探測器應該說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維護、檢測、維修等諸多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設備完好有效率還不是很高。為了有效發揮其作用,要求設計、施工按國家規范要求進行,符合使用要求。同時要提高操作人員管理水平,落實定期檢查、定期維修制度,以確保這些現代化消防設施處于全天候使用狀態。